文章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科研 >> 本科教学 >> 正文
课程改革实践|“走进高崎”——高崎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实践教学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 17:08 点击数:

       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有机融合,2025年4月7日下午,《国土空间规划数字技术实践》课程组织开展“走进高崎”——高崎城中村现代化治理实践教学活动。殿前街道综合治理办主任文鸿超、高殿社区副主任林跃明、课程教师邱鲤鲤、凌亦欣以及城乡规划专业二年级本科生共同参与了本次实践教学活动。

活动伊始,文鸿超主任与林跃明副主任介绍了高崎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整体框架与实施路径,重点讲解了如何以GIS空间分析为技术支撑,结合实地调研成果与社区运营需求,围绕“两改造、三提升”有序推进空间更新与治理优化,全面提升民生保障与社区品质,让同学们通过真实的场景教学,深入理解空间规划在实际治理中的技术路径与落地机制。

随后,师生实地走访了高崎小学、高崎戏台、万寿宫、原船舶管理站旧址、“金钥匙”雕塑等重要空间节点。在参访过程中引导同学们深入探讨,如何结合课上所学的感知技术,开展街巷空间的视觉注意力路径分析与认知负荷识别实验,分析人们在真实城市空间中的行为反应,为人本导向的城市设计提供数据支撑,有效加深了同学们对“空间即信息”这一理念的理解。

为形成“讲—学—研—行”闭环式教学,此前于3月24日下午,课程邀请文鸿超主任开展题为《殿前街道城市更新与城中村现代化治理》的讲座,为同学们深入解析了殿前街道辖区内包括高崎社、殿前社、中埔社、寨上社在内多个社区的空间结构、更新逻辑与规划策略,通过多个融合GIS、大数据分析与社区设计的实际案例,向同学们展现了如何实现科学化、系统化的城市治理与空间优化。

       

       本次“走进高崎”教学实践活动,以真实社区为教学场景,以数字感知技术为实践工具,不仅使学生深刻体会到城中村更新的复杂性与挑战性,也提升了其在数字化规划决策中的综合能力。《国土空间规划数字技术实践》作为福建省一流本科课程,深入探索“技术驱动+场景实践”的城乡规划专业技术类实践课程改革路径,切实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与创新实践能力。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