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篇——闽北地区·光泽的苏维埃星火
光泽的苏维埃星火
光泽县是⼟地⾰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闽赣省21个苏区县之⼀,凭借其得天独厚又至关重要的地理位置,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据了重要历史地位。它地处武夷山脉北段、闽赣交界的关键关隘,地势险峻,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样的战略要冲使其成为中央苏区的前沿阵地和革命力量发展壮大的坚实堡垒。
⾛进苏维埃旧址
据光泽县党史资料记载,光泽县在第⼆次国内⾰命战争时期县苏维埃辖下的区乡90%以上建⽴了苏维埃组织,被誉为“红⾊苏区县”。让我们走进这片热土,聆听往昔的峥嵘岁月。
光泽县第一个苏维埃政府旧址
(作者自摄)
1932年10月,光泽县第一个党组织 —— 中共扫帚尾支部宣告成立。旧址坐落于寨里镇桃林村扫帚尾,坐南朝北,是一幢具有浓厚历史底蕴的三进式砖木结构建筑,占地面积约460平方米,原为清末年间扫帚尾一蔡姓大户人家的住宅。然而,岁月流转,如今仅留存修复后的立面。

中共扫帚尾⽀部旧址(作者自摄)
这座旧址作为光泽县红色革命的起点,见证了党组织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根发芽,是探索光泽早期革命历史的关键坐标,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光泽县融媒体中心)
随着⾰命形势的迅速发展,光泽局势稳定后,1933 年4⽉1⽇县委、县苏维埃政府由崇仁乡崇仁村进驻县城, 机关就设在县天主教堂。不久,全县建⽴13个中共区委、区苏维埃政府、77个乡苏维埃政权。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兴建于清光绪⼆年 (1876年),是⼀座两层砖⽊结构的19世纪欧式建筑,占地⾯积约230平⽅⽶,坐东朝⻄,⾼约10⽶。这种建筑⻛格在19世纪的中国较为少⻅,尤其是位于内陆地区的光泽县,更是显得独特⽽引⼈注⽬。
该旧址的外墙采⽤⻘砖砌筑,屋顶则覆盖着⿊瓦。⻘砖⿊瓦的搭配使得建筑整体⾊调沉稳⽽庄重,与当时的⾰命氛围相契合,也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特点和韵味。墙体上的⻘砖排列整⻬有序,砖缝之间填充着细腻的砂浆。在历经⻛⾬侵蚀后,⻘砖表⾯留下了岁⽉的痕迹和历史的印记。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匾额(作者自摄)
该旧址由前廊、⼤⻔、正厅、后厅等组成。 前廊每层各有三扇拱形窗户,增加了建筑的采光和通⻛性,同时也赋予了建筑⼀种优雅的⽓质;拱⻔后横着2⽶多宽的⾛廊,起到了增强建筑空间层次的作⽤; ⼤⻔宽敞⽽庄重,进⼊正厅宽敞明亮,正厅两侧和迎⾯各是房间。⼤厅右边有⽊楼梯上⼆楼,⼆楼有楼梯直通楼顶堡式天窗。前廊每层各三扇拱形窗户,正厅两侧为苏维埃政府办公室。后厅⼀层右次间为收发科、内务部,左次间为裁判部、经济部、销售部、楼上为会议室及卧室。
这样的布局既满⾜了办公需求,⼜体现了当时⾰命政权的严谨和⾼效。旧址内的装饰仍然保留了⼀些当年的痕迹,例如墙壁上挂着的⾰命标语和宣传画、会议室内的桌椅板凳等物品都⻅证了当年⾰命先辈们的奋⽃历程。

光泽县苏维埃政府旧址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者自摄)
2007年10月,光泽县委、县政府为这座意义非凡的旧址挂牌保护;2008 年,经过修缮与布展后正式对外开放参观;2013 年,它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了传承红色精神的重要载体。
追溯红⾊故事
1931年起,国⺠党在此重兵布防,威胁中央苏区。⽑泽东⾼度重视此区域,指示发展闽赣根据地。同年,周恩来、朱德创⽴中央苏区县。次年,红军占领光泽,建⽴⾸个红⾊政权。1932年,红军成功击退国⺠党三次进攻。1933年,红军通过突袭占领并撤退,再回⻢枪⼤胜国⺠党,缴获⼤量武器,俘敌众多。

(⽑泽⺠同志)
为总结光泽⾰命⽃争经验,巩固和扩⼤胜利成果,进⼀步掀起⾰命⾼潮,10⽉25⽇,光泽县召开苏维埃第⼀次⼯农兵代表⼤会,⼤会地点就设在县天主教堂。96 名代表、41 名列席代表出席了会议,⽑泽⺠代表闽赣省委、省苏政府到会指导。⼤会选举王贤佑为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选举⽑泽⺠、 王贤佑等11位代表为出席闽赣省第⼀次⼯农兵代表⼤会代表。红军撤退后,这⾥⼜恢复为天主教堂。
主动担当, 助⼒光泽
⾃从厦⻔⼤学作为光泽县对⼝帮扶单位与光泽县签订《挂钩帮扶框架协议》后,厦⻔⼤学建筑与⼟⽊⼯程学院作为挂钩帮扶的具体执⾏单位之⼀, 按照省领导 “光泽所需,厦⼤所能"的批示要求, 发挥学科优势,主动担当作为,扎实推动光泽县乡村振兴⼯作。
党委书记王绍森教授、院⻓张建霖教授多次亲临光泽县指导挂钩帮扶⼯作,王量量副教授作为第一批科技特派员被选派到光泽县开展乡村振兴与城乡建设⼯作,建筑与⼟⽊⼯程学院的⽼师们和⼀批⼜⼀批学⽣参与到挂钩帮扶⼯作中。3年来,厦⻔⼤学建筑与⼟⽊⼯程学院师⽣满腔热忱地扎根光泽⼤地,在光泽⼀线亲眼看、亲⼿⼲、亲身悟,把论⽂写在祖国⼤地上,推进光泽县市⺠⽂化活动中⼼改造、武夷⼭国家公园⻔户社区规划等10多个城乡建设项⽬,切实推动城市更新、乡村规划、乡村建设,营建美丽光泽,结出硕果累累。

(建筑与⼟⽊⼯程学院党委书记王绍森教授与光泽县领导调研沿线乡村)

(学院领导与光泽县领导深入交流挂钩帮扶工作后合影)

(光泽县武夷⼭国家公园⻄⼤⻔⼊⼝社区规划)
(市⺠⽂化活动中⼼项⽬)

(最美庭院项⽬)
在光泽的红色经纬上,建筑是凝固的史诗,串联起峥嵘岁月的记忆与新时代的脉搏。从苏维埃旧址的青砖黑瓦到现代城乡建设项目的规划蓝图,每一处空间都镌刻着历史的温度与时代的使命。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师生以匠心为笔,将学科智慧融入市民文化活动中心改造、武夷山国家公园门户社区等项目中,让传统建筑肌理与当代功能共生。未来,我们将继续携手,用设计唤醒沉睡的砖石,以技术激活土地的灵魂,使红色基因在城乡焕发现代活力。
文字/谢慧敏 曾雅清
排版/曾雅清
参考来源/南平党史⽅志、光泽关注、福建共青团
审核/陈韬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