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乐敏
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厦门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总建筑师
中国建筑学会居住建筑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建筑学会地下空间学术委员会理事
福建省科技特派员
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
厦门大学X未来数字建筑博物馆创新实践平台负责人
厦门大学未来城市CityXLab课题组技术负责人
zlmzj@xmu.edu.cn
个人简介
致力于闽台乡村营建与地方创生、闽台城市建筑空间归属的塑造,以及城市更新、可持续旧城更新、智慧装配式建筑及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研究,积极探索利用数字前沿技术创新建筑设计实践。近年来先后主持及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及地方科研课题50余项。近期,主持和参与的30余项建筑和规划设计项目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获得国家和省部级嘉奖7项;多次指导学生参与学科创新竞赛,获得国家级教学奖2项。
教授课程
公共建筑设计、社区规划理论与实践、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概论、未来城市:智慧与可持续发展;未来城市与设计趋势
课题组网站 https://cityxlab.xmu.edu.cn
教育背景
2016-2021,中国台湾成功大学,建筑学博士
2000-2008年,重庆大学,建筑学硕士/学士
工作经历
2008.7至今,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
2020.10至今,闽台非遗文化数字化保护与智能处理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
荣誉奖励
中国建筑学会建筑设计三等奖,“福建漳州古城宋河街岸更新设计”项目,2020,排名第6
中国城市规划协会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三等奖,“漳州古城保护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2019,排名第6
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一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9
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建筑工程三等奖,“厦门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项目,2019,排名第3
福建省优秀城市规划设计一等奖,“漳州古城保护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项目,2019,排名第5
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三等奖,优秀指导教师奖,2018
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建筑工程二等奖,“厦门大学幼儿园改扩建工程设计”项目,2018,排名第3;
厦门大学工商银行奖教金,2015
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工程三等奖,“厦门白鹭洲东公园——筼筜书院”项目,2014,排名第3
教育部优秀勘察设计优秀建筑工程二等奖,“厦门白鹭洲东公园——筼筜书院”项目,2013,排名第3
厦门十佳建筑,“集美万达广场”项目,2011,排名第3
指导学生参加国内外建筑设计竞赛多次获奖,2008-2025
主要科研与教改项目
l城乡历史风貌保护方法与机制方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闽台传统街巷的跨群体空间归属感研究,2024-202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华侨聚落商贸街区风貌基因谱系构建及时空演化机制研究——以福建及新马为例,2025-202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VR眼动的闽南传统街巷风貌特征识别及保护更新机制研究,2019-2021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闽台历史街巷风貌形成机制及同源性谱系构建研究,2024-2025
福建省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海丝商贸视角下的瓷业历史城镇景观演进机制、价值特征与保护利用研究,2024-2025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于眼动跟踪的闽南传统街巷景观认知机理和评估,2016-2018
l未来社区建设与治理方向
厦门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闽台乡村振兴中的公共空间营造和社区治理研究, 2021-2025
翔安创新实验室/传染病疫苗研发全国重点实验室培育项目,3R智慧循环装配式疫苗接种站研究,2023-2025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基于城市能源系统的区域综合能源规划研究,2016-2018
厦门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旧城街区生态改造的规划技术策略研究——以厦门市碧山街区为例, 2014-2017
清华大学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项目,国际生态城市规划关键技术的适用性及在我国实践中的优化组合研究,2013-2016
l未来建筑教育教学改革方向
福建省本科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工科背景下“学-研-创-产”多元协同的新城市科学人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2024-2025
福建省高等教育改革与研究项目,面向新工科的专创融合创新人才培养路径 2023-2024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慧城市设计中的人本化方法:人因工程在城市更新与遗产保护中的应用探索,2024-2025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驱动下基于XR扩展现实技术的智能装配式建筑与低碳城市科学创新教学体系研究与实践,2023-2024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工科引领下基于虚拟现实的新城市科学规划培养体系和实践,2020-2022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BIM结合VR的全生命周期建筑学教学体系研究和实践,2020-2021
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VR数字孪生技术驱动下的建筑师教学实践与改革,2020-2021
厦门大学创新实践平台项目,X未来数字建筑博物馆创新教学改革,2024-2026
主要实践项目
l城乡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及咨询评估
世界遗产地核心区泉州古城防灾韧性评估与规划咨询,2023-2024
《泉州市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办法》编制,2022-2024
《泉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起草,2020-2021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第三方评估(泉州),2020
鼓浪屿历史建筑会审公堂活化设计研究,2021
漳州古城有机更新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方案设计,2015-2017
l城乡社区更新设计实践及社区营造
厦门2024年度城市设计周城中村现代化治理专项策展,2024
厦门市滨海街道城中村更新研究——黄厝美好生活工作坊,2023-2024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团体标准《社区体检评价标准》,联合主编,2022-2024
厦门市营平片区城市更新规划改造咨询与设计,2021-2022
晋江市城市更新试点片区设计研究,2021-2022
厦门全面提升人居环境与城市品质战略研究,2022
厦门市翔安区大嶝街道蟳窟社区更新营造详细规划,2021-2022
厦门东浦路片区有机更新规划之共同缔造工作坊,2020
厦门市2019年度城市体检城市特色专题研究,2020
厦门市2018年度城市体检城市特色专题研究,2019
厦港社区博物馆之旧建筑活化更新研究,2017-2018
厦门市龙山创新社区共同缔造工作坊,2016-2017
厦门市曾厝垵社区共同缔造工作坊,2015
l乡村振兴及乡村风貌提升设计实践
莆田市湄洲岛东环片区更新设计及民宅提升专题研究,2020-2022
莆田市湄洲岛下山片区更新设计及古民居活化研究,2019-2021
莆田市湄洲岛东至南环片区城市设计及艺术村营建专项研究,2019-2021
莆田市湄洲岛牛头尾片区风貌提升城市设计,2019-2020
莆田市湄洲岛宫周片区风貌提升城市设计,2019-2020
莆田市湄洲岛港楼村城市设计及景观提升专项研究,2019-2021
厦门市湖里区凤头渔村特色小镇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城市设计,2019-2020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杨厝片区风貌提升设计,2015-2017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后坑片区风貌提升设计,2015-2017
l闽台地域建筑创作设计实践
厦门市南普陀寺及佛学院改扩建方案设计
厦门市白鹭洲筼筜书院建筑设计
厦门海峡两岸中医药博物馆建筑设计
厦门市老年活动中心建筑方案设计
厦门大学翔安校区体育场建筑设计
厦门市集美万达广场建筑造型方案及扩初设计
厦门市华厦学院体育馆建筑设计
厦门大学幼儿园改扩建工程设计
学术著作
张若曦, 张乐敏. 厦门城市社区更新理论与实践. “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
国家专利授权
一种装配式循环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监控及智慧中和管理系统.2023-3,排名第1; (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VR结合眼动跟踪的城市风貌特征识别的方法. 2020-5,排名第1;(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VR深度视觉感知的城市风貌要素识别方法.2022,排名第2;(发明专利)
一种轻型极速装配式建筑体系. 2022, 排名第1;(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轻型建筑板材的防风锁扣结构. 2021.12, 排名第1;(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新型建筑基础快速加固组件. 2021.12, 排名第1;(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装配式雨棚组件. 2021.12, 排名第1。(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轻型装配式建筑的结构抗拉连接构件. 2021.12, 排名第2;(实用新型专利)
代表性论文
Ruoxi Zhang, Lemin Zhang. Panoramic visual percep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cityscape elements in a virtual-reality environment. 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2021(118): 107-117 (SCI一区,顶刊)
Lemin Zhang, Ruoxi Zhang, Biao Yin. Impact of the Built-Up Environmental Streets on Pedestrian Activities in the History Area. 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 2021(60):285-300 (SCI一区,顶刊)
张乐敏, 张若曦,黄宇轩,刘丽芳. 面向完整社区的城市体检评估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规划师 , 2022
张乐敏, 林怡. 历史街区更新中产业升级重组与文化场群重构. 中国房地产.2022
张乐敏, 胡佳敏. 废旧工业建筑的商业化改造激活研究 ——以厦门星鲨文创园更新为例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22(004)
张乐敏, 张若曦. 智慧城市循环产业创意教学研究 ——以低碳社区共享农场设计为例.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21(18):7.
张乐敏, 张若曦. 基于数孪混合技术的智慧教学系统建构--以高校未来城市课程教学改革为例. 城市建筑, 2021, 18(19):6.
张乐敏, 张若曦, 殷彪, 王鹏宇, 闫树睿. 基于眼动跟踪的商业化历史街道风貌感知研究 ——以厦门沙坡尾骑楼街为例, 城市建筑 , 2021:6-5
张乐敏, 张若曦, 殷彪. BIM 在建筑全生命周期中的仿真模拟应用与趋势,城市建筑(上刊).2020(357):169-174.
张若曦, 张乐敏, 黄宇轩. 基于数孪技术的聚落风貌三维控制研究 ——以湄洲岛宫下片区为例. 城市建筑, 2021, 18(19):6.
张若曦, 林怡, 张乐敏. 基于代际互动的老旧社区更新治理模式探究--以厦门市塘边社区欣华花园为例. 中国房地产(学术版), 2021(15):8.
张若曦, 张乐敏, 殷彪. 基于可拓理论的旧城改造立面色彩研究——以厦门沙坡尾避风坞为例[J]. 动感: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21(001):000.
Lemin Zhang, Ruoxi Zhang, Taysheng Jeng, Ziyuan Zeng. Cityscape protection using VR and eye tracking. JOURNAL OF VISUAL COMMUNICATION AND IMAGE REPRESENTATION. (2019) 64. (SCI二区)
Lemin Zhang, Ruo-xi Zhang, Tay-sheng Jeng. Integ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3D Eye-Tracking, And Protocol Analysis For Re-Designing Street Space. the 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 Asia (CAADRIA) 2018.1: 431-440. (EI)
张乐敏, 张若曦, 喻苏婕. 自然、场域与技艺的共生——伦佐•皮亚诺在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当代建筑解答.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2018(29):43-49.
张若曦, 张乐敏, 王鹏宇. BIM+VR与建筑设计思维交互的耦合度评价及应用建议——以高校建筑设计教学为例.生态城市与绿色建筑. 2018(29):65-69.
张若曦, 张乐敏, 韩青, 林小琳. 厦门边缘社区转型中的共治机制研究——以曾厝垵为例. 城市发展研究. 2016(9).
张乐敏, 张若曦. 闽南历史风貌街区有机更新中的“乡愁”要素分析研究——以漳州古城保护更新设计为例. 城市建筑.2015(7).
曾旭东,张乐敏. 建筑节能的数字化设计程式.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8(4) (EI)
张乐敏, 曾旭东. 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 泛亚热带地区建筑设计与技术国际学术会议暨香港广州可持续建筑技术专业咨询研讨会. 2005
学术报告
2023年12月15日,首届“城市科学与可持续发展”国际会议-1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Urban Science and Sustainability(USS),厦门,主题:《Reshaping Cities: The Path and Challenges of Circular Architecture》
2023年10月30日,厦门大学人文大讲堂,厦门,主题:《基于信息的历史保护》;
2023年4月13日,国家发改革委培训中心组织宁夏回族自治区领导干部“双碳”研修班,厦门,主题:《未来城市与厦门双碳实践经验》;
2022年7月15日,厦门大学元宇宙大规模场景虚拟制作暑期学校(工作坊),厦门,主题:《数字孪生驱动未来智慧城市》;
2022年4月27日,厦门大学智慧城市创想沙龙,厦门,主题:《数字孪生——构建未来新型智慧城市》;
2021年12月18日,第七届厦门大学乡村振兴论坛,厦门,主题:《数字孪生技术驱动下的聚落风貌保护》;
2019年3月28日,海峡两岸智慧城市科学与教育研讨会,台北,主题:《视觉深度数据化:重塑城市风貌的智能工具》;
2019年2月16日,湄洲未来海岛6校联合工作坊,莆田,主题:《基于多模信息融合和GIS技术的人群时空间行为研究——以沙坡尾片区退渔前后人群活动对比为例》;
2018年5月18日,2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esearch in Asia (CAADRIA 2018),Beijing,主题:《Integration Of Virtual Reality, 3D Eye-Tracking, And Protocol Analysis For Re- Designing Street Space》;